壮锦 壮锦,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锦壮文称为mbaw laiz fax,意为天纹之页,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天地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用棉或麻的股纱作经线,以不加捻或者微捻两种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面和背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厚度,还有用多种彩纬挑出的,纹样组织复杂,多用几何形图案,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 宋代"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壮锦。北宋元丰年间,吕大防在四川设蜀锦院,织锦四种之中,即有广西锦(即壮锦),为上贡的锦帛之一,可见壮锦之名贵。 壮锦不仅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装饰品,编织壮锦更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 历经千余年发展的壮锦有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纹样,一是以几何装饰图案为主的连续纹样,二是以花卉为主题的复合纹样,三是以吉祥瑞兽为主题的纹样。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蟒龙纹、万寿纹、福田纹、万字菊纹、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20多种,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 壮锦织造的织造过程复杂,需要专门的机器来纺织,虽然它对操作者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太大的要求,然而每天数万次机械的动作确实是织锦人极大考验。织锦时,艺人按着设计好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一条条编花竹和大综线编排在花笼上。织造时,就按照花笼上的编花竹一条条地逐次转移,通过纵线牵引,如此往复,便把花纹织在锦面上。手工织造的壮锦产量极低,一个熟练的妇女一天只能织一尺左右。因此,手工的壮锦产品不太可能再被当做日用消费品,其意义只能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来为人所接受。 |
图片说明: 东方印象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本页文化背景内容中的引用图片多来源于网络,因无法追溯图片源头和权利人,故不能确定图片是否为共享,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master@eastimpression.com |
分类导航 |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 客服电话:021-32201160 更多联系》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Copyright © 2016-2024 eastimpression.com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