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木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文化遗产,是世界认识四川的一张金名片,故杯海内外人士称为“东方神木”,与 “国宝”熊猫、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同列,并称为“蜀中四宝”。 乌木乃数千年前,因地层变动,山崩,洪水等自然变化,原始古森林中的香樟,楠木,红椿,马桑,马柳等名贵树种被冲埋于古河床下三至十米处,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下,经过几千年的物理作用,化学反应和河水、沙石的侵蚀,其木质或碳化或石化,再形成独特的天然肌理和纹饰,以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成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据专家考证和C14同位素测定其年代在3600至26000年。 1.乌木的特征:乌木刚出土时,通常是黑乎乎的,形态各异,有实心的整料也有的满身是陋空的孔,常是满身泥沙,树缝中掺夹着不少碎石颗粒,有年代更长者是由看似黄金的砂金牢牢的包裹树身。乌木潮湿的时候容易劈开,干后就坚硬如石,烧起来具有幽幽香气,且不呛人。乌木主要由古森林中的珍稀树种有如:金丝楠木,红椿,香樟,麻柳,槐树马桑等经过数千年的物理及化学变化碳化而成,它们均有耐潮、防虫、抗腐等特点。 ![]() 3.乌木的收藏价值: 乌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天然文化资源,它不同于现代在生长的木种,乌木中许多珍稀树种现代已不能再生,且乌木的形成就是几个时代的桑沧演变,经C14同位素检测鉴定,四川乌木断代3000年以上,久至26000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乌木资源将会越来越稀缺。在我国故宫博物馆的“珍宝苑就珍藏有乌木雕刻而成的艺术品,可见其珍贵程度远远不是一般木头能所企及的,乌木艺术品,工艺品,就其质地,文化价值和升值前景来看,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4.乌木的药用价值:乌木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五卷记载,乌木甘、咸、平、解毒,又主(治)霍乱吐痢,取屑研末,用温酒服。 5.乌木的超强能量:经由日本量子科学研究所应用量子共振仪器检测乌木能量场变化将乌木文化推进到科学与人体的应用,进一步的把它带进了生命科学的领域,多次的研究测试与应用在人体的感应,确定了乌木在生命科学上的应用价值。每一株出土乌木各有其不同的能量场与作用。不同的树种和不同地区土质所造成能量也有所不同,再经由雕刻师造型与特殊处理所产生的综合性能量场则更有着更广泛性的作用,直让人匪夷所思。 ![]() 乌木亦唤乌文木者,非非洲大陆地面、活生黑色木料也。因其不名之前,久居江河之底、沙石之中,故蜀人称之为:阴沉木。其形成于古蜀天体变异,含香之木吞掩河床之洼处,历经万年炭化而成,故又名“炭化木”。 西蜀有种基因普,一木解读古成都。其歌大意曰:天府“活化石”,古广都之圣树;植物“木乃伊”,今巴蜀之乌木;古蜀文明“黑匣子”,四川人类“乌指纹”;概乌木狠名不让青铜面具。诚是名重江湖,与 “国宝”熊猫、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同列,并称为“蜀中四宝”。 乌木种类之繁杂,不可胜数。非良木难以酣卧,非楠檀不可成材。然唯木质有芳之材,始能修炼其永年不腐之金身也。既成,则色不褪、质不腐、虫不生、性无毒。其形态,纹理细腻,质地坚硬;状貌怪异、鬼斧神工,仪态万方、精妙绝伦。其味亦甘咸,其色亦多姿;倘若锯切有道、打磨得法,可致肌理灿然、光如镜面。有诗曰:“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民间亦有谚语:“纵有财宝一箱,不如乌木半方”,始知其乃居家镇宅之祥瑞,常悬于官宦之府邸;辟邪纳福之瑰宝,恒藏于庙堂之禁中,用途之广博,朱紫布衣皆受其惠也。 初木之良者,沉岷江之河底,任泥石吞碾,历经岁月沧桑而质不变,天公造就品相百态,生成本有神助;睡沱水之沙床,凭虫鱼撕咬,饱受外力而志不移,神力善为万岁灵通,妙处难以细说。雪藏千年而不腐,终成就万世神器,东方神木第一类品;深埋江河而不化,始锻造艺品千姿,四川一绝岂让外人?此天力成事,非人力所能为也!至致形取天地之幻化,意收宇宙之慧灵;终于成百喙难描之尤物,虽金玉珠宝亦不易也。 叹幽黑炼狱千年,终成神木一方。怀人生无多寿,感乌木之传奇;纵淹没于当时、毕生孤寒,万代千秋后得见天日,犹不失王者之风范者!乌木诚能当之无愧也。其无畏无悔、坚忍不拔之性,忍辱负重、刚正不阿之行,与吾东方大国之魂魄,中华民族之精髓,一脉相承、同气连枝,能不褒之乎?作此赋。 |
图片说明: 东方印象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本页文化背景内容中的引用图片多来源于网络,因无法追溯图片源头和权利人,故不能确定图片是否为共享,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master@eastimpression.com |
![]() |
分类导航 |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 客服电话:021-32201160 更多联系》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Copyright © 2016-2025 eastimpression.com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