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格:茶壶:底径5.5cm,口径4.5cm,肚径约9cm,高8cm;公道杯:底径4cm,口径6cm,肚径约7cm,高6.5cm;茶杯:口径5.5cm,高3.3cm
净重:茶壶:142g;公道杯:97g;茶杯:34g(单杯)
包装:锦盒+手提袋
材质工艺:该套餐具瓷质为白瓷,是釉料中没有或只有极微量的呈色剂,生坯挂透明釉,入窑经过高温火焰烧成的素白瓷器。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精致灵巧,明彻剔透。
风格特点:该套茶具瓷质为白瓷,器形精致小巧,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釉面润泽光亮,具有自然天成的美感。青花玲珑瓷兼具青花清新淡雅的特色和玲珑瓷精致灵巧,玲珑剔透的质感,弥漫着雅致的生活情趣。
 
【景德镇】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诗人陈志岁《景德镇》诗云:“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青花】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装饰清秀素雅,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玲珑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玲珑瓷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 简介 玲珑,明彻的意思。玲珑瓷属于镂花的一种。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镂花,而两面洞透者谓之玲珑瓷。”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使之两壁洞透,有如扇扇小窗;然后糊上特制的透明釉,就像窗户糊纸一样;再通体施釉 。经过焙烧,镂花处明彻透亮,但不洞不漏。这种透光的米粒状孔眼,叫做“米花”;在日本则叫“米通”“萤手”。有些陈设品如龙舟、花瓶之类,镂空处不糊釉浆,也叫玲珑。唐代洪州窑巳生产玲珑瓷;明永乐时,景德镇窑巳有玲珑产品。隆庆、万历其间,玲珑瓷风行一时。清乾隆时期,御窑厂也曾仿烧。主要器物有玲珑炉、玲珑盖碗、玲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