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福建德化
规格:茶壶:口径9 cm,高9.5cm;茶杯:口径7cm,高8.8 cm;茶器底座:长24×宽9.5×高1.2cm;青瓷人物底座:长10.5×宽8×高4.5cm;组合套装:长24×宽9.5×高27cm
包装:带提手的锦盒(长26.5×宽26.5×高12.5cm)
总重:约1.55kg
材质工艺:茶壶与茶杯是可分可组的快客杯结构,杯中有壶,合二为一。瓷体均为德化享誉盛名的玉脂瓷,亚光的青灰釉水清新淡雅。抚琴美人以德化白瓷为瓷体,头面、脖颈、古琴等部分素烧不施釉,其余则施粉青釉。竹托底座为老孟宗竹制成,搭配金属材质的圆形摆件与四粒倒流香(印度老山檀香)。
风格特点:泡一杯香茗,点一粒倒流香,仿佛置身于明月之夜品茗、闻香、聆听美人抚琴的美好情境之中。该套组将茶道、香道、雅器陈设艺术化地组合,同时各部件又是可活动的结构设计,竹托、茶器、香器与瓷器美人均可单独使用,体现了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静享安宁。
 
【苏东坡:人生赏心十六件乐事】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
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羊脂玉瓷】
羊脂玉瓷—即德化窑白瓷,是中国白的最高档次白瓷,俗称“象牙白”,销往欧洲后,被法国人称为“瓷坛明珠”。 羊脂玉瓷既不同于唐、宋时期的北方白窑,也不同于景德镇青白瓷。瓷器白色,但不苍白,是非常浅的米色,放在阳光或三基色灯光下照射,瓷器色非泽常温润,通透一体,没有瑕疵,温润如玉。 羊脂玉瓷是兴盛于唐朝的一种瓷器,当时武则天认为一般的白瓷呈现贼光,是不祥的征兆,特名人于德化研制这种亚光的瓷器。瓷器造好后,人们发现这种亚光的瓷器不但美观,而且十分温润,像极了和田的羊脂玉,故得名羊脂玉瓷。 其根源在于德化窑四邻生产瓷土,质较软,含铁量比较低,而含钾量高,和这种原料烧制而成的器具,釉色洁白滋润,似凝脂,如美玉。在阳光照射下,呈半透明猪油状,隐现粉红或者乳白色泽,故称“羊脂玉”。 合格的羊脂玉瓷烧制难度很高,工艺复杂。通常情况下,在烧制多件中才能出一件成品,大型成品的合格率更低。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艺与极低的成品率,彰显极品羊脂玉瓷稀缺性与珍贵性。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