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宜兴
规格:宽16×高10cm,口径6.6cm
容量:420CC
净重:408G
包装:礼盒(长19×宽17×高13.5)、礼袋
总重:约1.3KG
材质工艺:
“四方宝鼎”紫砂壶精选宜兴黄龙山深井乌金泥,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储国峰全程纯手工制作。
乌金泥属于老料紫泥类,由黄龙山原矿提炼再加入锰而成。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第一、第二遍用1118℃烧制呈暗肝色,第三、第四遍1150℃烧制后即呈乌金色。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小熔点,可日久使用,获早期壶识者的深爱与赞赏。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长期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建议冲泡:轻焙火乌龙茶、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
风格特点:
“四方宝鼎”壶,取青铜四方鼎之型制,比例协调,棱角分明,给人以敦厚硬朗的气势。四足饰以浮雕云纹,琮式壶钮以回形纹装饰与边沿呼应,壶身镌刻书画,陶刻描金“松下弈棋图”与“琴剑酒棋,逍遥尢忧”,蕴含着文人闲适雅致的生活气息。通体乌金砂质感,灰黑色泽拙朴厚重,于稳健中见大气度。
 
【青铜四方鼎】
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四足,两耳,通常刻有纹饰。
鼎最早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质地为陶质,最初是用来煮肉的。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而后“鼎”被后世认为是所有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并认为中国最早一统天下的权力的观念就与鼎的诞生有直接关系。从此“鼎”便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

青铜鼎是由红铜和锡等金属铸造而成的,其硬度很高,虽然久埋地下依然保存完好。挖掘出来的青铜器表面有一种绿色,这种绿色不是青铜器本身的颜色,这是一种锈。青铜器本身的颜色应该是金灿灿的黄色。
在古代,鼎是镇国之宝,传国重器。鼎上的花纹,古人认为有镇邪的作用,有时也将条文刻在鼎上,以显示庄严。朝换代后,新登位的君王,第一件工作就是铸鼎,以象征新时代的开始,并表示吉祥。现在,鼎的造型主要用来象征吉祥。在家中摆设铜鼎,寓意一切意一切将有新的开始。
【宜兴紫砂壶】
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分类 紫砂壶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光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型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满足于不同藏家的爱好。花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反朴归真的原理。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来源于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铭刻,印板,绘塑等当作装饰手段。壶体壮重稳健。最近方壶创作中更注 意到方圆的结合,刚柔相间,更能体现人体美学。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 陶艺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