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浙江温州
规格:画心:长15×宽12cm
外框:长18×宽15×厚3.6cm
包装:礼盒(长20.2×宽17×高6.7cm)、礼袋
总重:约0.8KG
材质工艺:
“鹰击长空”立体金箔材料由台湾进口,金箔采用高纯度金箔制作,表面金属含金量Au999‰。由于黄金的稀有和珍贵,金箔装饰也成了尊贵奢华的象征,具有色泽光亮、厚度均匀、经久不变色的特点。
“鹰击长空”立体金箔形象以圆形“开窗”突出呈现,背景采用米棕和巧克力棕珠光纸形成视觉层次,振翅飞翔的雄鹰与祥云抱日的立体金箔成为视觉焦点。
制作一幅立体金箔画需要完成许多道工序,首先要经过严格选材、取材、创意构思、完成素描稿,确定整体效果,再经过立体思维方式,将画面分割成众多的小单元,并运用传统的剪、刻、捏、胶等不同的手法,再经过无数次人手工序,纯手工严谨制作而成。
风格特点:
鹰击长空,前程万里
展翅张翼可凌云,尖爪利喙慑雀魂。鸣击长空傲环宇,扶摇直上绝风尘。
鹰一直是强者的代名词,它是独立、自由、勇敢、力量与卓越的象征,在多元文化中均被视为神圣的图腾。
 
【中国文化中的鹰】

雄鹰展翅张翼可凌云,尖爪利喙慑雀魂。鸣击长空傲环宇,扶摇直上绝风尘。
鹰的雄强威严,器宇轩昂和阳刚大气,是最具感染力的精神要素之一,在美学中是高贵与壮美的象征。
我国华夏民族文化中的鹰形象,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鹰是神的化身。在历经数千年的宗教意识中,鹰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奉为神鸟、天鸟、神鹰。在古代军事上,鹰象征战神。
中国古代关于鹰的神话传说,诗文篇章,均赋予鹰极其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精神象征和文化内涵。古典文学、诗歌常用大鹏和鹰艺术形象的磅礴气势,雄伟壮美的境界来比喻非凡心志,博大胸襟和无畏气概。
《楚辞》中的“苍鸟群飞”,说的就是鹰。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以山雉多彩,则无力高飞作为对比,描绘、赞美鹰的骨劲气猛,高飞摩天的不凡气质和勇猛力量。先秦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恕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鹰的理想化身——大鹏。这大鹏“背若秦山,翼若垂天之云”,鼓风击水三千里,奋翼乘狂飙,升腾九万里高空,壮哉大鹏!庄子以大鹏的壮伟、博大、神勇作对照,人的意志和精神得以遨游无极,反衬出对理想、自由人生的追求。唐代大诗人李白《大鹏赋》的“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及“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气概豪迈,雄伟崇高。杜甫的咏鹰诗有:“殊姿各独立,清绝心有向,疾禁千里马,气敌万人将”。“黑鹰不省人间有,渡海疑从北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