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山西平遥
规格:长21×宽14×高8cm
包装:锦盒(长24×宽18×高10cm)、礼袋
总重:约1.35KG
材质工艺/风格特点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一般分为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嵌工五大工序。
欧松木胎
欧松木因强度高、易加工、稳定性好的特点,成为漆器木胎制作的常用材料。
披麻挂灰
用白麻缠裹木胎,抹上一层用猪血调成的砖灰泥,进行“披麻挂灰”。
髹漆工序,细致复杂
从底漆到面漆,每髹饰一道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在灰胎上每刷一道漆,都要先用水砂纸蘸水擦拭,再用手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再进行刷漆,每件产品一般上五道到八道漆,每上完一道漆,漆干后需打磨、上漆交替进行。
最后一道面漆工序,要用手掌推磨抛光出光,也就是推光漆的“推光”。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接下来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细细蘸水打磨增加漆面的黑度,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和麻油推光,推得漆面生辉,光洁照人。
堆漆装饰,犹如浮雕
堆漆是指用漆或者漆灰在器物表面堆起花纹的装饰技法。首饰盒面上的《瓶花清宫图》中,牡丹花心、如意云头、吉祥花瓶均采用高堆漆装饰技艺,抚之有浮雕般的效果。
手工彩绘,古朴绚丽
首饰盒面上的《瓶花清宫图》在髹好的漆面上纯手工彩绘,用笔渲染细腻,线描流畅,图案精巧,色彩绚丽,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花瓶谐音“平安平安”,牡丹与玉兰组合是“玉堂富贵”的象征,梅花五瓣象征“五福”,通过谐音或象征传递“如意吉祥”的祝福。
漆器保养
1、漆器在收藏时应注意避免阳光曝晒、烟熏,湿度和温度不宜急剧变化,避免忽干忽湿,最好把漆器放在温度和湿度比较恒定的房中。
2、在移动漆器时应轻拿轻放,注意不要与坚硬、锐利的物体碰撞或摩擦,避免剧烈的震动。
3、盐、碱等物质对漆器有一定损害,要注意远离这些东西。
4、如果有灰尘积淀,可用鸡毛帚和柔软的毛刷轻轻清理,或用棉纱布擦拭。如果器物表面沾上污垢,可用洗涤剂清洗或用棉纱布蘸上少许食用油轻轻擦拭。
 
【岁朝清供】
岁朝清供是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之一,指在农历正月初一(岁朝)将清雅物件(如花卉、果蔬、文玩等)陈列于室内案头,以祈求新年吉祥的仪式。这一习俗融合了文人雅趣与民俗祈愿,既源于古代祀神传统,又发展为绘画题材和文化符号。
“岁朝”指农历正月初一,源自《汉书》中“岁之朝曰三朝”的记载,意为一年之始。“清供”即清雅的供品或摆设,包含插花、盆景、时令水果、奇石、文房用具等,强调“清”字体现的雅致审美。
无论是宋代赵昌笔下《岁朝图》的富丽堂皇,抑或明代陈洪绶的《岁朝图》的古雅香色,还是吴昌硕《岁朝清供图》的作画自娱,呈现的都是时令清雅花卉、雅玩器皿等与岁朝有关的吉祥物象。
【平遥推光漆器】
推光漆器是山西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平遥推光漆器为推光漆器的代表,中国四大名漆器(扬州漆器、福州漆器、平遥漆器、成都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历来是三晋名产,平遥三宝之首。 平遥推光漆器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开元年间有了极大发展,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51。 平遥推光漆器多是漆器家具,通常有箱柜类、桌几类、屏风类、盘盒类等。工艺有描金彩绘、雕刻镶嵌、堆鼓罩漆、刻灰雕填等工艺。可吸纳和附加金、银、玉、珠、石等多种名贵物品及其制作工艺,制成独特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 (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 (3)木胎披麻挂灰,生漆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 (4)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 (5)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漆器; (6)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