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浙江龙泉
规格:茶盏:口径8.2×高5.5cm,容量:200ml
盏托:直径12.5×高3.6cm(加入茶盏,总高8.5cm)
香炉:宽7.5×高6cm
花瓶:宽6.7×高15.5cm
挂画:宽20×高35cm(不含木条尺寸)
包装:礼盒(长37.5×宽23.5×高12.2cm)、礼袋
总重:2.15KG
材质工艺/风格特点:
1、茶盏+盏托
高山流水琴将止,小窗茶韵境无穷。
在茶文化盛行的宋代,茶盏与盏托密不可分。
盏托,是放置茶盏的器具,多为圆形,造型分成三段,顶端是承载茶盏的托口,托口下方的大圆盘叫托盘,最后托盘下有一节高足。
盏托的功能一是防烫,二是增加仪式感,两手端着托盘敬茶,举止庄重,也表达对茶友的尊敬。
2、香炉
炉香烟袅若天云,空妙如禅静尘心。
可燃点香粉的设计,炉身为天青釉的龙泉青瓷,炉盖为金属镂空设计,镂空纹饰繁复精美,色泽呈现做旧古朴之风。
3、花瓶
月下小窗折花枝,红袖添香墨宣纸。
天青釉龙泉青瓷材质,口与足四方圆弧型,长颈、圆腹与瓶口延伸下来的八条棱形成流畅有韵律的线条,八棱四方瓶体修长柔美。
4、挂画
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
挂画为南宋马远的《月下把杯图》,描绘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友人来访,共同饮酒赏月的良辰美景。这幅画上还有宋宁宗杨皇后的题跋:“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因此画面的基调是融洽而欢愉的。
挂画上下端以磁吸木条夹住固定,悬挂即可。
【月下把杯图】
《月下把杯图》为绢本设色,纵25.7厘米,横28厘米,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此图所绘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在清辉盈盈的月色下,画中主人正处在寂寥情绪之中,但这时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佳节忽然来访,主人面如春风,执杯起身相迎。旁有四童仆,一侍立待呼,一侍果备用,另一侍酒小童,正在回望另一侍琴上台阶的半隐文童。月下空旷的山林是那么的幽雅静谧,然而月色中,依旧挡不住这欢愉间的良辰和美酒。画面人物勾描自然生动,设色清丽淡雅;山石苍老洒脱,笔势锋利严整、方硬有力。这幅《月下把杯图》尺幅虽小,然其画面所凸显出的精逸和生动程度,无并不体现着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画技。
本图无作者款识,画面右上有南宋宁宗杨皇后楷书所题诗句“相逢幸遇佳时节,月下花前且把杯”,左侧钤有朱文坤卦印。其对开另有杨皇后楷书诗句“人能无着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左侧亦钤有朱文坤卦印。
【古人十雅】
在中国,古人有“十雅”,事虽小,却能修身养性。
01.焚香
中国从古至今 不论宫廷或民间,都有读书、抚琴、静坐时焚香的习俗。
诸葛孔明弹琴时就爱焚香助兴。大文豪苏东坡更是修建“息轩”,常在其中焚香静坐,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02.抚琴
“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是古代文人千百年来爱不释手的器物,哪怕是并不懂琴法的陶渊明,也会在家中备一把无弦琴,常常“抚弄以寄其意”。
03.对弈
围棋古时称“弈”,融合天、地、人、自然的奥妙和哲理,与艺术的境界、道的境界相通,让人在观棋、下棋的同时实现自我升华。
所以闲暇无事时,古人也喜欢“闲敲棋子落灯花”。
04.品茗
中国人喝茶注重一个“品”字。
苏东坡曾赋诗道:“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茶,既是禅道,也是人生。
05.酌酒
“酒里乾坤大,壶酒日月长。”
酒的飘逸之香为雅人所爱, 可以用来表现品位和文化修养。此外,酌酒还在于饮用的方式和过程,通常是自在的、有仪式化的,需要时间和心境来品味及体会。
李白就是“被酒成就的诗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写他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06.听雨
白居易有诗曰:“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伴着淅淅沥沥的雨滴声,世界好像都安静了下来。
风来听风,雨来听雨,人生百事,随意就好。
07.莳花
莳花即栽花。
中国拥有着近7000年的花卉栽培历史,古人对花草的喜爱也可见一斑。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终生不仕不娶,唯独喜爱植梅养鹤,自称“以梅为妻 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08.读书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
不仅是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唐代诗人杜荀鹤也曾“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09.候月
不论是“拄杖无时夜叩门”的闲适惬意,亦或是“举杯邀明月”的孤寂忧愁,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月的独特地位。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在浮躁时代中寻一份候月的雅致,又何尝不是一段跨越时空的交流呢?
10.寻幽
“出沐乘休豫,寻幽展欢悦”
中国人偏爱“独坐幽篁里”的宁静,清幽静谧的自然能够抚平内心的烦闷。
谢安、王维等名士宁愿辞官还乡也要隐居山林、怡然自乐,享受自然就是寻幽的乐趣所在。
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智慧,不是“望得风光满面归”,却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这大概就是人生最极致的浪漫。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艺术特色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无可考证。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