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格:玉龙梳:长8.5×宽6×厚0.8cm(梳背最厚处)
包装:礼盒(长18.8×宽18.8×高2.6cm)、礼袋
总重:约0.26kg
非洲酸枝材质
学名古夷苏木,拉丁名:Mopane ,是南部非洲最重的木材之一,其密度和耐久性其他木材几乎无可匹敌,稳定性高,耐虫蛀。心材明显,红褐紫色或红褐色,具深紫色条纹。
中华第一龙
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了一件C形碧玉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物,距今约5000年。它刻有猪的头、马的鬃和蛇的身,卷曲呈“C”字型,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这件文物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
玉龙外形,简洁古朴
梳子取玉龙龙体弧曲呈“C”形,吻部前噘,颈后竖起一道弯钩形长髭,尾端呈圆尖形的主要特征在精雕细刻中呈现,给人以简洁古朴之美。
小巧精致,随身美丽
玉龙梳子持握在手,触感细腻润泽,小巧精致。配备苍葭色竹叶锦袋,随身收纳,随时美丽。
经络按摩,提神醒脑
玉龙梳还可作为经络梳,利用玉龙吻部、颈后弯钩形长髭部、尾部,突出、圆润的特点,采用刮、点、按多种手法,按摩人体经络穴位,帮助缓解疲劳,提神醒脑。
 
【中华第一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祭器礼器),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龙背有对称的单孔。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被誉为“三星塔拉红山文化玉龙”,也称为“中华第一龙”。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