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格:长22×厚12×高15cm(不含手拎),高(27cm含手拎)
净重:约250g
包装:缎面布袋、礼袋
桑蚕丝主面料
100%桑蚕丝材质,素绉缎亮丽的缎面非常高贵,组织密实,富有弹性,手感柔滑而细腻。
活性染料,数码印花
图案采用天然环保的活性染料及数码印花、生物酶后整理技术,使其颜色更加均匀鲜亮。
牛剖层移膜革,替代天然皮革的理想选择
包包底托、提手、肩带等部位采用牛剖层移膜革。牛剖层移膜革,俗称二层牛皮,耐磨耐用、手感柔软、外观仿真、物理性能优越、环保且价格适中。
功能区分简洁,比较能“装”
涤纶里料,主袋与拉链辅袋,功能简洁,内部空间较为宽裕。
手提、单肩、斜挎
配备可拆卸可调节的肩带,手提、单肩、斜挎均可,风格随性。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希孟(1096—?),北宋宫廷画家。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为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当时是图画院的老师,其慧眼独具:“孺子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后,艺精进。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绘成《千里江山图》卷,时年18岁。不久英年早逝。
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具展翅翱翔之态。
《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是宋代青绿山水画中具有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作。该画卷中的“青绿山水”,是用矿物质的石青、石绿上色,使山石显得厚重、苍翠,画面爽朗、富丽,色泽强烈、灿烂。有时山石轮廓加泥金勾勒,增加金碧辉煌效果,被称为“金碧山水”。它是隋唐时期随着山水画日趋成熟、形成独立画科时,最早完善起来的一种山水画形式。2017年2月25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了《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通景版票一套9枚。
【真丝】
真丝一般指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真丝被称为“纤维皇后”,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古往今来的人的青睐。真丝,属于蛋白质纤维,丝素中含有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以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故可以使皮肤保持滋润、光滑。 关于真丝面料 真丝面料品种大致有双绉、重绉、乔其烂花、乔其、双乔、重乔、桑波缎、素绉缎、弹力素绉缎、经编针织等几大类。优秀的品牌在面料染整工艺处理中,均依赖于高科技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环保型染料,色牢度达3--4.5级。在让人们欣赏丝绸面料独特的色彩美感的同时,保持了丝绸面料的营养性和自然性。在面料后处理过程中还进行不同程度的预缩处理,以保证所用面料的成衣缩水率在0.5-3%。 真丝面料是纯桑蚕白织丝织物,采用斜纹组织编制。根据织物平方米重量,分为薄型和中型。根据后加工不同分为染色、印花两种。它的质地柔软光滑,手感柔和、轻盈,花色丰富多彩,穿着凉爽舒适。主要用作夏令衬衫、睡衣、连衣裙面料及头巾等等。 真丝面料特性 舒适感 真丝绸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与人体有极好的生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