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格:长12×宽6×高1.7cm
包装:麻布小袋
总重:158g
紫光檀,国标红木
学名东非黑黄檀,属《红木》国标8类中黑酸枝木类。它肌理紧密,棕眼稀少,油质厚重,是当今最重硬的木材。质地细腻坚韧,适合施展复杂而精美的雕刻工艺。木性非常稳定,不易翘曲变形。
多样、精美的手作技艺
蝴蝶的触角以嵌黄铜丝的技艺制成,蝴蝶的前翅与凤尾以嵌黄铜片的技艺制成,蝴蝶的后翅与“大眼睛”(大眼斑)以嵌绿彩影木与红色大漆片制成。
蝴蝶情节,留白意境
“庄周晓梦迷蝴蝶”,蝴蝶是自由与超越、爱情与忠贞、重生与蜕变的象征。
盒面以半只姿态优美灵动的蝴蝶装饰,体现了留白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延伸感,还给人以美丽的遐想,达到神韵的充盈。
磁吸式开合,内置线香插与小香盒
香盒书型磁吸式开合方式,左侧放置小香盒(存放线香),右侧放置线香插(燃烧线香)。结构井然,精巧易携带。
 
【焚香】
中国从古至今,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吟诗作画和焚香静坐健身的习俗。
清太和殿前陛的左右有四只香几,上置三足香炉,皇帝升殿时,炉内焚起檀香,致金銮殿内香烟缭绕,香气四溢,使人精神振奋。古时的诸葛孔明,弹琴时不仅有童子相侍左右,而且常置香案,焚香助兴。古代文士淑女操琴时焚香,也是为了创造一种幽静风雅的氛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观书时,斋中常要焚香。他在诗中写道:“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更十分青睐焚香静坐和修身养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购买十多斤檀香,并建一“息轩”,常在轩中焚香静坐。他题诗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可见焚香静坐的养生健体之功。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十分尊崇焚香作画的神奇作用。他说:“观画,在香雾飘动中可以达到入神境界;作画,我也于香雾中做到似与不似之间,写意而能传神。”
在家中经常焚香,可以醒脑清神,去浊存清,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且有延年益寿之功。
【中国人的蝴蝶情节】
在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宝库里,有关蝴蝶的传说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就要数“梁祝”、“庄周梦蝶”、“霞郎雯姑的故事”(云南大理蝴蝶泉的传说)。
也许有很多人看过这三个有关蝴蝶的传说后,心中会留下疑问:他们为什么要“化”为蝴蝶?而不是因为其他?在这就要给大家大揭秘了,之所以传说中都幻化为蝴蝶,是因为蝴蝶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它是和平、自由、坚贞爱情、幸福生活的象征,这个说法在许多出土文物和古代画卷中都得到了证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