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浙江龙泉
规格:宽12×高7.6cm;茶漏杯口径9.3cm;杯子口径8.6cm
容量:210ml(满杯)
包装:带拎绳礼盒(宽21.3×厚10.8×高17.2cm)
总重:约0.9KG
材质工艺: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粉青釉是龙泉青瓷一种著名青釉品种,为生坯挂胎,胎中带灰,入窑经过1180—1230℃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不含任何重金属。由于石灰碱釉高温下粘度较大,即高温下不易流釉,因此釉层可施得厚,使器物的釉色通过适当的温度和还原气氛达到柔和淡雅的玉质感。
风格特点:
一杯两用,超实用
放入茶漏杯可泡茶
拿掉茶漏杯可冲咖啡
杯盖亦是茶漏托
杯盖反置,茶漏杯置其上,干净有归拢
不绣钢杯勺
杯勺不锈钢材质,勺柄黑色与杯把黑色绳线相呼应,勺头镀铜增添一抹亮色
器型敦厚又可爱
外形敦厚饱满,温润淡雅的玉质感
杯把黑绳线缠绕既增加端持的稳定感,又为造型加分,是一款既有颜值又可爱的杯子。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艺术特色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无可考证。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