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格:龙舟尺子:长16.6×宽4.1cm
船桨书签:长12.2×宽1.8cm
包装:礼盒(长18.8×宽18.8×高2.6cm)、礼袋
总重:约0.24kg
紫光檀,国标红木
学名东非黑黄檀,属《红木》国标8类中黑酸枝木类。它肌理紧密,棕眼稀少,油质厚重,是当今最重硬的木材。质地细腻坚韧,适合施展复杂而精美的雕刻工艺。木性非常稳定,不易翘曲变形。
阴刻描金,细致入微
龙舟尺子
尺子(也可作书签)设计成龙舟造型,龙舟外形细长,头尾部分别装饰有龙头和龙尾,象征着龙的形象。
龙头采用雕刻加描金的工艺,细致入微地展现了龙的威严与力量。龙角高高翘起,龙眼炯炯有神,龙嘴微微张开,蓄势待发的气势是龙舟的灵魂。
龙尾设计得较为简洁,与龙头遥相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美感。
狭长的船身则采用雕刻加描金的工艺标刻成尺子,龙舟形的尺子十分独特且具有传统韵味。
船桨书签
书签设计成龙舟船桨造型,桨柄细长,底部采用雕刻加描金的工艺呈现海浪纹,令人自然联想到赛龙舟“齐心协力、劈浪前行”的精神内核。
龙舟竞渡,书海遨游
尺子与书签是常用的文具,以龙舟、船桨之形,也传递出一种期许,愿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都能有书海遨游的乐趣与龙舟竞渡的精气神。
 
【赛龙舟】

赛龙舟,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流传于湖南省沅陵县、广东省东莞市、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镇远县等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华人华侨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西方国家也渐渐兴起了端午热,在欧美国家华人华侨以及中国文化爱好者中间,端午庆典主要以龙舟竞渡的方式展开,与西方国家的体育竞技文化相结合,在德国,端午节被翻译为龙舟节(Drachenbootfes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