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浙江龙泉
规格:碗:口径10×高6cm(含盖,高8cm;含托和盖,总高10cm)
托:直径17×高2.5cm
净重:545g
包装:礼盒(长20×宽20.4×高15.8cm)、礼袋
总重:约1.56KG
材质工艺: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盖碗茶具由青瓷世家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则辉先生创意设计,采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精制而成。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拉坯、修坯、跳刀、施釉均由张则辉先生纯手工完成。
盖碗茶具的精湛工艺体现在两点:
1、盖与托内施梅子青釉,外施草木灰釉,工序繁琐复杂、烧制要求更高。
烧制梅子青釉时对瓷胎的要求较高,釉料采用高温下不易流动的石灰碱釉,以便于数次施釉以增加釉层的厚度。在1250—1280℃高温和较强的还原气氛下烧造,釉层厚而透明,釉质莹润。
灰釉是中国古代最早发明的高温釉,它主要来自草木灰,将植物煅烧后,手工过筛去除杂质,按照一定的配比调制成草木灰釉(主要包括铁成分),施于素烧好的坯上,然后进行氧化或还原的烧制。
2、盖与托采用古陶瓷装饰工艺:跳刀技艺,一刀成型。
“跳刀”是一种古陶瓷装饰工艺,是将坯体放在飞转的辘轳上,手执坯刀,以一定的角度和力量与坯体相切,坯刀因受特定阻力的作用,产生急促有力的跳动,使刀头对坯体进行断续而规律的浮雕式刻花,操作起来需要相当的功力和技艺。
风格特点:
梅子青釉面莹润,犹如一池碧水,纯净、静谧得令人沉醉。盖与托施草木灰釉,褐中带黄,采用独特的陶瓷装饰工艺——跳刀,藤编状纹理具有浅浮雕般的触感,一道道同心圆犹如漾开的涟漪,犹如岁月的年轮,其古拙质朴的观感与梅子青釉形成强烈反差。碧水流年,浮生若茶,愿沉时坦然,浮时淡然。
【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暗合天地人和之意。“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起源于唐代的四川、盛行清朝的京师。
使用法宝:
1、用盖碗品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揭开碗盖,先嗅其盖香,再闻茶香。
3、饮用时,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再饮用。
4、在闽南一些地区常以盖碗泡茶后再分茶,在北方地区通常用盖碗泡茶后就直接饮用。
【青瓷传统技艺——跳刀】
以刀为具持刀起舞,韵律美的极致展现。
在收藏界,有一种很少被人提及的古陶瓷装饰工艺——跳刀,虽然作为独特的陶瓷装饰工艺,它曾领数代风骚,但终因岁月久远,留世稀少而不为人熟知。跳刀曾与彩陶、绳印、色釉、青花等众多技法一同并称为中国古陶瓷装饰技艺,在我国五千年陶瓷历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高古瓷装饰技法。
古时候,在装饰尚未突破色彩丰富变化之前,跳刀纹无疑作为一种有效装饰,增添了器物装饰美和品位感,并为古时一些粗、细瓷生产所借鉴沿用,这种技法彰显的是一种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龙泉青瓷人在有意无意之间的修坯利坯时,发现游走于坯体的刻划刀痕具有很写意、很规律的图案装饰效果,对打破光素平板的坯体视效,作用十分突出,故此跳刀便逐渐被纳入了青瓷,尤其龙泉青瓷人的视野,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装饰技艺。
“跳刀纹”的形成,需要将瓷胎置放于高速旋转的机器之上,一手拿刀快速“抖”上数万甚至数十万刀,不仅要求快速而且要保证稳健,才能做到纹路的均匀统一,操作起来需要相当的功力和技艺,可以说是一个难度极大的工程。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艺术特色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无可考证。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