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地:浙江龙泉
规格:口径7.4×高6.1cm
净重:158g
包装:礼盒(长12×宽12.5×高10cm)、礼袋
总重:575g
材质工艺: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而梅子青釉则是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巅峰。
“榴开百子”主人杯由青瓷世家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则辉先生创意设计,采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精制而成。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拉坯、修坯、雕花、施釉均由张则辉先生纯手工完成,施老梅子青釉后的烧成温度在1320度左右。
风格特点:
青瓷艺人向来追求“釉色如玉”,弟窑产品可谓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老梅子青釉面莹润,犹如翡翠色泽,给人以沉静美好的视觉享受。桶型杯,从下至上微微外撇,圆融中亦见线条之爽利。自杯沿处探出一簇石榴枝叶,主枝干粗壮分叉出细条小枝,叶脉纹理清晰,两颗圆圆的大石榴缀在枝头,侧面露出粒粒饱满的籽,蕴涵榴开百子、笑口常开、丰收繁荣的吉祥寓意。
 
【主人杯】
主人杯就是自己的品茗杯,比起套组更有自我的个性。持有者通过杯子表达心境,它能体现茶道爱好者的个人情感。泡茶中有独一无二的杯子,间接也显示了主人的身份。从杯子绘画的图案、颜色、器形等均可以展示主人的个性修养。一件日常物品如果充满爱意地使用,就会被赋予灵魂,成为生命无可替代的一部分,主人杯即是如此。
【石榴的吉祥寓意】
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石榴成熟时会有一道裂口,这叫“榴开百子”,也有丰收繁荣、笑口常开的意思。
石榴花盛开于农历五月,是当令之花,传说中的石榴花神则是钟馗。此时瘟疫流行,古人认为瘟疫是由恶鬼邪神带来的,所以将鬼神钟馗请来镇守。而民间所绘的钟馗像,耳边往往都插着一朵艳红的石榴花。“榴花红似火,火红似朱砂。”朱砂色驱邪纳祥,故民间有“榴花攮瘟剪五毒”之说。

【梅子青】
 南宋龙泉窑创烧的一种著名青釉品种,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梅子青釉与粉青釉同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故而得名。色调可同翡翠媲美。
梅子青属于“弟窑”或“龙泉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皆为瓷中珍品。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艺术特色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无可考证。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