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浙江龙泉
规格:口径5.5×高5cm
净重:153g
包装:礼盒(长12×宽12.5×高10cm)、礼袋
总重:570g
材质工艺: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而梅子青釉则是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巅峰。
“小隐”主人杯由青瓷世家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则辉先生创意设计,采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精制而成。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拉坯、修坯、雕花、施釉均由张则辉先生纯手工完成,施老梅子青釉后的烧成温度在1320度左右。
风格特点:
青瓷艺人向来追求“釉色如玉”,弟窑产品可谓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老梅子青釉面莹润,犹如翡翠色泽,给人以沉静美好的视觉享受。直桶杯型,线条干净利落。杯壁刻画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秋山水景致,秋山含水有清辉,秋叶落尽果满枝。一头戴斗笠之人,身形前倾,似在观游鱼,似在赏秋色,这份秋日寂寥里的悠然自得,正是小隐隐陵薮的写照。
【主人杯】
主人杯就是自己的品茗杯,比起套组更有自我的个性。持有者通过杯子表达心境,它能体现茶道爱好者的个人情感。泡茶中有独一无二的杯子,间接也显示了主人的身份。从杯子绘画的图案、颜色、器形等均可以展示主人的个性修养。一件日常物品如果充满爱意地使用,就会被赋予灵魂,成为生命无可替代的一部分,主人杯即是如此。
【隐士】
隐士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是具备了深厚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士人,并不是说只要隐遁山林、不问世事的人就是隐士。
隐士一般指那些具备了为官做吏、治境安民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却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未能出仕、拒绝出仕并选择归隐的人。隐士还可以指那些身在公门但却具有强烈的隐逸向往和明确的隐逸价值取向的士人,这类人从内心很排斥、厌弃黑暗的官宦生活,对功名利禄已经灰心绝望,但为了养家糊口却又不能断然地抽身而去,只得把为官做是隐逸的一种特殊方式。这也就是东方朔所说的“避世金马门”、白居易所推崇的“中隐”。在中国古代隐逸史上从来不乏所谓朝隐、禄隐、中隐或吏隐的事例,可见隐士不仅可以隐于渔、隐于樵、隐于屠、隐于卜、隐于僧、隐于道,甚至还可以隐于仕。隐逸仅仅是一种手段,只要能达到隐逸的终极目的,隐于什么地方均无不可。
【梅子青】
南宋龙泉窑创烧的一种著名青釉品种,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采用多次施釉法,釉层比粉青更厚,入窑后经高温强还原焰烧成,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梅子青釉与粉青釉同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故而得名。色调可同翡翠媲美。
梅子青属于“弟窑”或“龙泉窑”。“弟窑”青瓷釉层丰润,釉色青碧,光泽柔和,晶莹滋润,胜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淡兰、灰黄等不同釉色,皆为瓷中珍品。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翟翕武在1959年5月于龙泉瓷厂时赞叹“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绿时”。 艺术特色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哥、弟窑之说来自明人记载:“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治瓷器。章生二所陶名章龙泉,又名弟窑。章生一之哥窑其兄也。”是否真有兄弟二人,无可考证。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在南宋中晚期出现了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即所谓哥窑瓷,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纹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更符合自然朴实、古 …… 详细>>
|